殖民时期加勒比地区的华人;加勒比地区少数民族的研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本文将概述华人移民背后的原因、契约劳工制度本身,然后尝试简明扼要地探索加勒比地区华人日常生活的某些方面。
华人移民加勒比地区主要有两波。第一波华人由契约劳工组成,他们被带到加勒比地区,主要是特立尼达岛、英属圭亚那和古巴,在解放后时期在甘蔗种植园工作。第二波由自由自愿移民组成,包括 19 世纪 90 年代至 20 世纪 40 年代前往英属圭亚那、牙买加和特立尼达岛的小群体(通常是亲属)。事实上,大多数现代加勒比华人都是这第二波华人的后裔。 (Look Lai,《加勒比华人的起源》26)
早在 1802 年,威廉·莱曼船长就提出,特立尼达殖民地将从中国自由劳工中受益匪浅。人们认为,中国自由劳工将是替代非洲奴隶劳工的合适选择,这些“自由文明人”将为非洲奴隶树立农业产业的榜样,最终有助于避免叛乱,并阻止像海地那样的“黑色帝国”的建立。(Higman 22,Look Lai,《中国人》22)。因此,加勒比地区首次尝试使用中国劳工是在 1806 年,当时约有 192 名中国移民乘坐 Fortitude 号抵达特立尼达。(Look Lai,《中国人》,22)不用说,这次实验没有成功,因为种植园的死亡率和废弃率很高。有组织的中国移民是解决解放后西印度种植园问题的一个可能方法,这种做法从 19 世纪 50 年代持续到 1866 年。在此期间,约有 18,000 名中国人进入加勒比地区。中国契约移民获得了三年和五年的合同,不得遣返中国。毋庸置疑,中国契约移民并没有“拯救”他们移民到的殖民地的制糖业。事实上,许多中国合同工很快就放弃了种植园,许多人甚至在合同到期前就赎回或购买了剩余的年限。这在特立尼达尤为明显。
中国人在加勒比地区身份认同期后的职业轨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各自殖民地可以获得什么。在特立尼达,他们成为手工艺人、理发师、裁缝、面包师、木匠、金匠和樵夫。小农耕作和市场园艺也很受欢迎,他们种植农作物供应当地市场。(Chinapoo12)。从 19 世纪 70 年代起,特立尼达的华人越来越多地在农村和城市地区开设商店和小企业。在牙买加,华人实现经济自主的道路与特立尼达同行非常相似。许多人与非洲竞争对手争夺新兴零售业的控制权,并超越了他们。因此,到 19 世纪末,华人在这两个殖民地已经为自己开辟了一个利基市场,成为商店和小企业领域的“中间人少数”群体。(Look Lai,The Chinese 15)
在英属圭亚那,华人的经济状况与特立尼达和牙买加不同。大量前往英属圭亚那的葡萄牙契约移民逐渐主宰了店铺贸易,这使得华人难以像特立尼达和牙买加的华人那样建立垄断地位。在英属圭亚那,许多华人即使合同到期后仍与大型种植园联系在一起以维持生计,而重新签订契约是一种常见的做法。(Look Lai,《中国人》,15)来自英属圭亚那的华人也要么返回中国,要么移居特立尼达等殖民地,而其他人则在木材行业寻找工作或渴望成为英属圭亚那的公务员。(Shaw 161)
加勒比海地区华人契约移民生活的另一个有趣方面是与其他族群通婚的事件很高。这些契约移民主要为男性,而阐明华人同居习俗的主要文件经常显示,由于华人女性数量稀少,许多人选择与当地黑人和有色人种女性结婚和同居。这些跨种族婚姻还包括葡萄牙人、印度人,在特立尼达岛,还有委内瑞拉混血移民,这导致了一个混合华人群体的出现,该群体在文化上更像“克里奥尔人”或西印度人,而不是中国人。(Look Lai,《华人 16》)
1910 年至 1940 年代是第二波中国移民涌入加勒比地区的主要阶段。这些中国移民主要是男性,他们寻求更好的生活,主要在特立尼达和牙买加殖民地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建立了小型企业。Jacqueline Levy 对牙买加华人的研究分析了华人在 20 世纪头几十年在食品零售业中建立的垄断地位。(Levy 35)在特立尼达和牙买加,这些新兴的中国企业家构成了可被视为“连锁移民”的第一个环节。他们会鼓励来自中国的亲戚和朋友移民到加勒比海,在那里为同胞的企业提供劳动力。20 世纪的中国移民并没有像契约移民那样与其他族裔通婚。对一些年长的中国人的采访显示,当一个年轻男子成年时,他们会从中国为他挑选一个“邮购”新娘,并把他带到加勒比地区,这种情况更为常见。通过这种方式,中国人试图在加勒比海的背景下重建中国家庭,而这种重建的基础是中国文化中至关重要的孝道思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 世纪上半叶,加勒比海地区的许多单身中国男性在娶中国妻子之前,都与非洲女性生下了孩子。2011 年对 18 个中国家庭进行的个人采访再次显示,在牙买加,一个中国家庭和一个“克里奥尔人”家庭的双重家庭非常常见。最后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华人协会的建立,尤其是在特立尼达和牙买加。有消息称,20 世纪初,这两个殖民地都成立了华人协会,主要是为了协助中国移民建立经济基础。移民通常会得到安置、少量金钱或通过协会介绍给知名中国商人。在特立尼达,这些协会数量众多,反映了华人移民的许多地区,而对于以客家人为主的牙买加华人而言,中国慈善协会(现为中国慈善协会)是主要协会。
在英属西印度群岛独立前夕,华人社区发生了许多变化。第二代和第三代子女往往离开父母的小商店,接受中学和高等教育后,要么成为大型企业的老板,要么进入行业。许多华人协会的重要性下降,因为它们不再与加勒比出生的华人有关。最后,随着年轻一代华人向上流动,在进入加勒比地区上层中产阶级和商业精英阶层时,传统汉语和很大程度上的文化受到了挑战。